#0411世界巴金森日用行動關懷
#余睿羚臨床心理師 #你的專屬健心教練
神經退化性疾患隨著人口老化漸被重視,「巴金森氏病」(巴病)是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患之一,此疾病以英國「詹姆士‧巴金森」醫師為名,「詹姆士‧巴金森」醫師於1817年時發表之論文「An Essay on Shaking Palsy」首次提即此疾病之特徵,開啟了世人對此巴病之瞭解。「詹姆士‧巴金森」醫師生於1755年4月11日,因著「詹姆士‧巴金森」醫師之貢獻,將其生日訂為世界巴金森日(Parkinson’s disease Day)。1980年,荷蘭一位巴病病友培育出一種特殊的紅底白邊鬱金香花,用以紀念此位讓巴病廣為人知的醫師,爾後鬱金香也成巴金森之花,作為鼓勵病友勇敢與堅毅地面對疾病的象徵。
巴病患者主要的臨床特徵是動作障礙,包括靜止型顫抖、動作不靈活(僵硬)、動作慢等,由於腦中多巴胺神經元的凋零退化導致腦內多巴胺不足,以至於患者產生肢體動作之障礙,就像車子沒加汽油無法發動一樣。巴病好發於60歲以上之高齡者,男性患者多於女性,且罹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提高。疾病盛行率的研究報告估計,全球50歲以上的巴病患者人數在2030年時將達到870萬至930萬人。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巴病患者動作症狀可藉由醫師的診斷與治療、病人的遵從醫囑,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然而,除了動作症狀外,巴病患者亦苦於非動作症狀(non-motor symptoms)之困擾,包括情緒(憂鬱或焦慮)症狀、認知功能(記憶力或注意力)變差、睡眠障礙等。臨床心理師對於疾病病理、評估及治療之專業成長,能夠協助病友們在生病過程中減少非動作症狀或與其和平共存。
疾病初期,病人可能會在「為什麼我是我?」的負面情緒中徘徊,隨著病程進展,病人的情緒亦會隨著動作症狀治療的成效起起伏伏,當病人無法控制肢體達到想要的速度或靈活度時,會感到挫折,而情緒之起伏又影響著動作症狀治療效果,臨床心理師能夠提供患者情緒調節之諮詢,協助患者找到調節情緒的方法,遏止疾病治療效果與情緒影響間的惡性循環。認知功能障礙是另一個常被病人擔心的非動作症狀,臨床心理師透過神經心理衡鑑瞭解病人的各領域認知功能(例如:記憶力、注意力、執行功能、視空間能力等)並早期偵測出有認知功能障礙的病人,臨床心理師能進一步協助病人與家屬對認知功能與其影響有正確的認識,並透過認知訓練維持病人的認知功能,進而提升病人與照顧者之生活品質。或者,透過神經心理衡鑑,讓病人知道自己的認知功能跟(同樣年齡與教育程度的)同儕相較下並無明顯退化,減低病人焦慮。
多數巴病病人個性傾向嚴以律己,待人處事謹慎且恪守本分,生病過程中多半不想麻煩他人,不想造成他人困擾。巴病是慢性退化疾病,病程較長,家人朋友的陪伴與理解、病友的支持與互相鼓勵,能讓彼此在人生的旅程中成長,在生病的過程有所收穫,獲得彼此的勇氣與幸福感。4月11日這天,願所有病友擁有心靈的平靜與平安。
#余睿羚臨床心理師
我是任教於成功大學的老師,也是一位臨床心理師,同時也是成功大學「學生事務處」的副學生事務長與「心理健康與諮商輔導組」的組長。致力於提升 #高齡者與大專校園學生之心理健康與幸福感。
這裡找到我↓
#你的專屬健心教練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
#衛生福利部計畫經費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