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太魯閣號意外事故臨床服務經驗分享
時間:111年4月16日 13:00-14:30
主持人:龔怡文 老師(佛光大學 心理學系)
分享者:陳百越1、高振傑2、賴亭薇3
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精神醫學部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2、衛生福利部 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科3
本場研討會期能透過臺鐵太魯閣號意外事故的臨床服務分享,一窺災難事故從初期至後期的心理服務,並交流本土災難臨床心理實務。陳百越、高振傑、賴亭薇等三位臨床心理師依序分享在太魯閣號意外事故後緊急應變期的心理服務、追蹤臺鐵出勤者的身心狀態、及倖存者的心理治療服務。以下為各分享主題與內容摘述。
以下為本場次小型研討會分享論文主題與簡要摘要:
1.太魯閣事件花蓮緊急應變期工作
緊急應變期的心理工作包含:殯儀館現場的民眾服務、醫院內傷患的統一心理評估、工作人員的心理衛教與篩檢機制、及各支援單位與網絡間的合作流程。在這期間的工作,看到的是民眾的煩躁著急、悲傷、家族衝突及因應;看到各種不同職類的工作人員有其苦衷與難處,以及如何團隊扶持的過程。
2.太魯閣號事故出勤者的身心狀態追蹤
在事故發生後,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協調專任人力與保護志工人力前往現場協助往生者的家屬,幫助他們指認遺體協助相驗。由於這項工作的壓力極大,多位專任人員與志工出現不良身心反應,故本報告追蹤他們的身心狀況。本次身心評估分為兩次,第一次是在參與火車事故勤務之後一兩週後,第二次是勤務之後一個月後。第一次評估目的是瞭解出勤者的急性壓力反應,第二次評估目的則是找出PTSD的高危險群。因此,第一次評估採用「創傷篩檢問卷」(Trauma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TSQ),;第二次評估是在一個月後,比較能確定出勤者的身心反應是否已達PTSD診斷標準,因此採用「DSM-5版創傷後壓力診斷量表」(Posttraumatic Diagnostic Scale for DSM–5; PDS-5)。由於許多人在遭遇災難或經歷高壓情境(例如:協助遺體辨識)後,不見得表現出急性壓力反應,而是以情緒低落或焦慮不安等情緒困擾呈現,故在兩次的評估皆加入「患者健康問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
3.遺失的單程車票-重建與劫共存的日常
急性的災後處理結束,返回生活後,倖存者要面對的挑戰才真正要開始,多數倖存者很難再回到事件還沒發生前的日常。透過案例分享,這個大型交通事故會如何存在在一個需要到外縣市通勤上班的社會新鮮人身上,她如何去面對和因應,以及作為一位助人者,我能夠如何陪伴這個倖存者走一小段路。